保险“什么都能赔”???

什么是保险保险销售误导?
保险销售误导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什都保险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业务活动中,保险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什都通过欺骗、保险隐瞒或者诱导的什都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险情况作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的行为。销售误导行为侵害消费者的什都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利。保险
有哪些常见套路?什都
表现一:隐瞒、混淆产品信息误导消费者。保险
故意隐瞒保险产品属性,什都将具有相近保险责任的保险产品进行混淆,或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什都侵害消费者的保险知情权。比如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使用保险产品的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给消费者造成误导,容易引发理赔争议或退保纠纷。
表现二:暗藏搭售误导消费者。
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个别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以折扣优惠、公司规定、核保政策为由,
变相误导消费者盲目投保高保额产品。也有部分网页、APP操作页面,以默认勾选、强制勾选等方式捆绑搭售,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或服务等,侵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表现三:夸大保险责任或承诺保证收益误导消费者。
在保险产品营销过程中,个别销售人员介绍保险责任时断章取义、避重就轻,夸大保险责任范围,弱化保险责任免除等关键信息。比如向投保人口头承诺“什么都能赔”,故意曲解保障范围误导消费者,给消费者理赔埋下隐患;或在销售分红险、投资连结险、万能险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只强调“高收益”而不展示不利信息、承诺保证收益等虚假宣传行为。
消费者如何避坑?
一、不盲目跟风,确认保险合同内容后再投保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的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产品所提供的保障范围以合同条款中的保险责任为准,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保险需求,认真了解拟购买保险产品的承保机构、保障范围、除外责任、保费、保险金赔偿或给付条件等,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保险产品。注意防范营销过程中混淆、模糊、夸大保险责任等风险。此外,在投保时,无论是线下投保或是线上投保,缴费前一定要仔细核对投保险种,在了解合同重要条款后再投保。
二、不随意委托,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保险产品时,不要随意委托他人办理投保,不要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线上、线下投保务必做到本人确认,谨慎对待签字、授权、付费等重要环节,确保自己了解所签署或授权的协议内容。
三、不轻信“代理退保”“代理维权”,选择合法合理途径维权
如您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异议,或在购买保险过程中存在纠纷等,要注意保留相应证据,及时向保险公司投诉,或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通过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虚假承诺,不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不法行为。
原标题:“什么都能赔”???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文章
- 与火热的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专用集成电路ASIC,如AI芯片)等芯片类型相比,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也可称作可编程芯片)较少为外界所知,但仍凭借独特架构和功能用于一些关键领域,2025-07-07
“再创业”的私募隐形大佬们,他们曾错过“百亿级机会”......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资事堂 每年的私募圈都有一些“精彩”的故事,有些高调张扬,有些低调隐秘。今年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创业的。不少行业瞩目的明星基金经理,在今年创2025-07-07- 各位家有即将入读小学的学生家长注意了,根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22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6月22日-26日,开展小学入学网上报名,公办小学的报名截止日为6月26日,民办小学2025-07-07
-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昨天,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89.0万吨,环比下降1.35%;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713.18万辆,环比增长13.38%;监测2025-07-07
- 盖世汽车讯 11月21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透露,不确定何时能完成FF 91豪华电动汽车的首批交付。据悉,该公司早些时候计划在今年第四季2025-07-07
“沪惠保”今年为何涨价?能做到“保本微利”吗?首席承保这么说
在“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中,“沪惠保”继去年创下了首年参保纪录之后,今年刚刚结束预约参保期进入正式投保期的2022版又刷新了续保预约纪录。根据“沪惠保”官方数据,在5月25日至6月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