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加快盘活围填海存量 正文
时间:2025-07-07 05:26:1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本报记者 郭冀川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表示,自然资源部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
本报记者 郭冀川
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年全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国耕发展与成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表示,地总自然资源部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量实量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净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增加
四措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十年来,加快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盘活严格保护耕地,围填有力保障资源供给,海存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年全高品质生活。国耕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地总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量实量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现净持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实现增长,煤炭、钨等矿产品产量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庄少勤说。
自然资源部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力有序保障用地供给,有效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镇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国土经济密度明显提高。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介绍,自然资源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加强规划管控。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空间格局,统筹各类各业用地需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城镇集约发展。
二是严格节地评价。加强各类建设项目节约用地评价,严格执行用地定额标准。加强开发区用地审核和评价监测,2012年至2020年,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容积率由0.83提升至1,工业用地地均投资强度提升了60%以上。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在用途管制、容积率调整、价格调节等方面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存量用地盘活利用,从2018年开始,建立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增存挂钩”)机制,四年来,全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近年来,推出三批次46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评选出三批次427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24个模范地级市。从今年开始,启动覆盖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一手抓严控新增,一手抓盘活存量。继续强化规划管控和节地评价,促进各类项目建设节约用地。”刘国洪表示,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深化“增存挂钩”机制,完善盘活存量用地激励措施。
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刘国洪介绍,自然资源部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可以用五个“严”来概括:
一是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实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国务院印发文件,就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做出专门部署。
二是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中,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做到优先划定、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三是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加强改进占补平衡。全面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强调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严格补充耕地核实认定,建立补充耕地地块公开制度,确保补充耕地真实可靠。
四是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进出平衡”制度。针对国土“三调”反映出的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造成大量耕地流失的问题,明确要求对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必须在年度内补足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
五是严肃耕地保护督察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对省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持续督促整改;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及时发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向全社会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
刘国洪说:“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标,守住了耕地红线。特别是近两年来,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的遏制,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建立健全围填海管控制度
海洋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介绍,我国海洋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12年至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一。自然资源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指导意见,主要的银行海洋经济贷款余额保持在6000亿元-7000亿元。
张占海表示,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加强,已建立健全围填海管控制度,持续加强管控,在严管严控的前提下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加快盘活围填海存量。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共落实项目418个,确权面积达到了8678公顷,涉及的投资约9000亿元。
海洋科技进步创新进一步加快,张占海介绍,我国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已经达到了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以“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了我国在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编辑 白宝玉)
北京2022年度市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开始了2025-07-07 05:13
成家军:监管部门正抓紧研究制定加强理财公司内控机制建设相关规定2025-07-07 05:10
视频丨俞敏洪:你回去当当打架是为了尊严。李国庆:就是为了钱2025-07-07 04:50
北京新增一高风险地区一中风险地区2025-07-07 04:36
2023年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十大券商亮出最新策略2025-07-07 04:36
最新,北京朝阳区、西城区、通州区分别通报发现阳性感染者2025-07-07 04:28
俄媒:俄军称在乌遭无人机实施化武袭击2025-07-07 03:58
兴证策略: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 市场将从整体调整转入结构性分化2025-07-07 03:13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2025-07-07 03:06
老人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摇树造“花雨”,游客:看到落花很惋惜2025-07-07 02:45
最贵的世界杯 在争议中开赛了2025-07-07 05:22
2分钟读财报 | 三只松鼠2022年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48.75% 已全面暂停门店扩张2025-07-07 04:49
减少充电器让苹果节省了55万吨矿石,但仍有消费者为此维权2025-07-07 04:20
北京疾控:4月22日以来累计报告41例感染者,涉及5个区2025-07-07 04:04
英国监管机构将对苹果、谷歌涉嫌垄断移动生态系统开展调查2025-07-07 03:53
上海疫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 近日新增与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有关2025-07-07 03:49
自动配送车驶入上海方舱医院 无接触配送患者餐食等物资2025-07-07 03:15
4天大跌超1400点:人民币持续贬值 A股有哪些风险与机会?2025-07-07 03:09
农业为何是中国给世界最大的礼物?2025-07-07 02:44
高气价催生转售潮,九丰能源通过FOB将一船LNG转售欧洲2025-07-07 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