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多家上市公司“延期”回复监管问询函 律师提醒投资者谨防“不正当披露” 正文
时间:2025-07-07 10:28:1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桂小笋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日常信息披露中,监管部门的问询函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一项。伴随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今年已有多家上市
炒股就看,延期权威,多家当披专业,上市师提及时,公司全面,回复函律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监管谨防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桂小笋
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问询日常信息披露中,监管部门的醒投问询函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一项。伴随监管力度的不正不断加强,今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延期收到了监管部门的多家当披问询函。但在随后的上市师提回复问询函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并不积极,公司似乎患上了“拖延症”,回复函律不断发布延期公告将回复日期延后,监管谨防甚至有个别公司在时隔几个月后仍未给予回复。
《证券日报》记者以关键字搜索两市上市公司公告后发现,仅在今年6月份A股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延期回复”的相关公告就多达273条。
“上市公司在回复监管部门问询函时,一旦‘犯了拖延症’,不管是否已达到违法违规(包括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交易所规则)的程度,都属于没有及时向投资者告知影响其价值判断的重要信息,涉嫌侵犯投资者的信息知情权,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投资收益。”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唐申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些上市公司的“拖延症”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以为例,今年4月22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监管问询函,要求公司在5个交易日内回复。但直到6月29日,公司仍未回复。公司在公告中称,收到监管问询函后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针对监管问询函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逐项落实和回复。因监管问询函中涉及部分问题仍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公司预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回复。
在专业人士看来,上市公司不及时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所引发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延迟回复的情形达到违法违规认定标准,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可能会被采取监管措施,或被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进而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产生影响。”唐申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十二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将不得公开发行股票。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未及时回复交易所问询函的违规行为,交易所可采取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两种处理方式。在交易所层面,纪律处分已是顶格处理措施。如果交易所问询事项中涉及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拖延回复问询函的行为涉嫌虚假陈述中的“不正当披露”,因不了解实情而买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如果买入行为与上市公司拖延披露相关信息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易因果关系,且该项信息披露后导致股价下跌、并造成投资者损失的,投资者有权向上市公司提起索赔诉讼。
如何治理上市公司回复问询函易患“拖延症”的毛病?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监管部门要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外,也需要依靠中介机构的辅助监督作用。
唐申秋认为,从监管角度看,会计师和律师的责任和义务主要体现在协助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方面,在出具专业意见时要做到真实、准确和完整,在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能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如果因中介机构的原因而非上市公司的原因导致上市公司未能及时回复,中介机构也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大S的小作文更得人心2025-07-07 10:26
就近精准服务!北京2025年街乡镇基本建成养老服务联合体2025-07-07 10:26
美媒:卫星图显示长达13公里的俄军车队集结 俄警告:将打击在乌领土运武器的外国车辆2025-07-07 10:19
汽车业艰难复产上游保供成最大挑战,有车企3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停产2025-07-07 10:12
视频|民生加银基金医药组组长王泳鑫:医药迎配置良机!医药何时乘风起?聚焦医疗板块的投资机会2025-07-07 10:00
奥地利钢铁巨头向安赛乐米塔尔出售得州工厂80%股份2025-07-07 09:26
深圳打工人有着落: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落地,租金低于同类房源2025-07-07 09:20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融捷股份一季度净利大增 超2021全年2025-07-07 08:46
金融街建设与发展30年元素贯穿始终2025-07-07 08:01
国家网信办:电信网络诈骗APP占六成 平台预警超6亿人次2025-07-07 07:44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四份重磅文件,指导精准防控2025-07-07 10:21
汇市观潮:欧元、英镑及日元外汇市场分析2025-07-07 10:15
俄媒:普京称西方企图排挤俄能源企业,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2025-07-07 10:04
央行详解两项新专项再贷款使用机制:总额度共2400亿 利率1.75%2025-07-07 10:00
Windows端iCloud出现严重问题:会显示陌生人照片2025-07-07 09:59
金山云(KC.US)任命曲静渊女士为独立董事2025-07-07 09:40
30万人离开京津冀,零增长时代的城市人口新局2025-07-07 09:39
房贷惊现“套利”空间:一个动作,省十几万利息?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2025-07-07 08:50
韩国议员诽谤第一夫人?韩总统办公室:正考虑对他发起诉讼2025-07-07 08:49
欧央行拟于Q3停止购债计划 年内或宣布加息2025-07-07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