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科技产业股权融资遇冷调查:交易数量与募资额双降 并购替代IPO成退出主渠道

  发布时间:2025-07-07 22:20:5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与美股IPO不景气,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股权融资骤然降温。Pitchbook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流入全球金融科技 。

炒股就看,全球渠道权威,金融交易降并专业,科技及时,产业成退出主全面,股权购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融资

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与美股IPO不景气,遇冷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调查代股权融资骤然降温。

Pitchbook发布的数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流入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募资股权投资资金较一季度环比下降约17.8%,创下2018年二季度以来的额双最大单季跌幅。

“由于美股IPO持续不景气与企业估值下滑,全球渠道三季度创投资本对金融科技领域的金融交易降并股权投资金额还可能持续回落。”一位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指出。科技

在他看来,产业成退出主这更像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估值回归。毕竟,去年金融科技领域股权投资极度火热,导致大量金融科技平台估值偏高。如今随着资本市场不景气,创投资本也意识到众多金融科技平台的高估值泡沫即将“破裂”。

记者发现,尽管二季度以来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股权投资持续遇冷,但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金融服务SaaS、监管科技等领域依然成为创投资本投资的热门赛道,其中移动支付占据二季度以来全球金融科技股权融资的“半壁江山”。

究其原因,欧美国家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智能手机、电商生态与互联网服务持续普及,正赋予移动支付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不少创投机构依然看好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风控的小微信贷服务与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产业,决定将资金主要投向这些领域。

记者还获悉,由于IPO不景气,众多创投机构在加码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同时,开始将项目退出主要渠道瞄向并购市场。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二季度规模最大的10笔金融科技平台退出案例里,只有1笔实现了IPO退出,其余9笔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

“这背后,一是创投机构认为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业务互补与抱团取暖,可以成功度过当前经济衰退周期,二是创投机构也寄希望大型金融机构趁着金融科技估值走低之际积极并购金融科技平台,推动自身业务数字化进程。”上述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分析说。

Pitchbook数据显示,尽管二季度以来流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股权投资资金骤然缩水,但金融科技平台的估值却日益“昂贵”。

就单笔交易估值而言,二季度期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种子期、早期、中后期企业的单笔股权融资金额平均值分别上涨至380万美元、1200万美元与3000万美元。就投前估值而言,种子期、早期与中后期金融科技企业的投前估值分别上涨至1500万美元、7600万美元与2.5亿美元。

究其原因,是众多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服务平台借助智能手机、电商生态、用户移动支付习惯、互联网服务的普及,实现较高的业务增长速度,带动企业估值水涨船高。

“但是,随着美股IPO持续不景气与上市企业估值大幅回落,金融科技平台的估值上涨态势正在逆转。”投行Needham Co.策略分析师Mike Matson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投机构与金融科技创业者的估值博弈悄然加剧,一方面是金融科技创业者认为业务持续增长,理应获得更高的估值,另一方面创投机构则希望金融科技创业者能理性看待当前资本市场不景气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风险,相应调低企业估值。

这造成二季度以来金融科技领域股权融资呈现一系列新趋势,即金融科技企业估值上涨同时,股权融资交易数量与融资规模双双下滑。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完成2562笔股权融资,募资额达到535亿美元,但这两项数据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记者获悉,近期部分欧美金融科技平台已经“放下身段”,适度降低企业估值以尽快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从而储备足够资金应对经济衰退周期。但是,创投机构似乎越来越不急于“出手”,他们更愿拉长尽职调查周期,先确认金融科技平台依靠自身业务收入能支撑12-24个月资金开支,再深入磋商股权投资条款。

这种状况也发生在国内金融科技领域。

一位专注小微信贷智能风控技术研发的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先他们预计3-4个月能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如今耗费大半年尚未签订股权投资意向书,原因是国内创投机构的观望情绪日益增加。

一位国内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指出,由于资本市场IPO不景气,加之部分出资人(LP)担心经济增长风险而不愿追加投入,目前他们也囊中羞涩,即便遇到业绩增长相对稳健的金融科技平台,只能选择观望。

在他看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风险持续加大,创投机构何时重拾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情,仍是未知数。越来越多创投机构正减少对新项目的投资比重,转而将资金用于扶持已投资的项目“安全过冬”。

上述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直言,目前他们正积极与FA机构沟通,争取进一步扩大股权募资路演范畴,尽早找到创投机构完成股权融资。为此企业可以再降低10%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股IPO持续不景气,并购俨然成为众多创投资本寻求金融科技项目退出的主要渠道。

仅在今年二季度,规模前十的金融科技项目退出案例里,9笔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项目退出。其中包括全球大型收单机构费哲Fiserv斥资约6.5亿美元收购基于云计算的银行解决方案开发商finxact;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斥资约4亿美元收购加密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所ErisX;澳大利亚加密货币交易平台Swyftx以10亿美元价格收购股票交易平台Superhero。

“随着IPO市场持续遇冷,未来越来越多创投支持的金融科技项目只能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Pitch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Gabbert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型金融机构需要收购金融科技企业推进自身业务数字化进程与拓展加密数字资产等新兴业务,当前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明显走低,恰恰是他们逢低收购的良机;另一方面不少金融科技平台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令大型金融机构在收购谈判过程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包括更低的现金支付比例(更高的股票置换比重),以及在人员安置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等。

多位创投机构人士指出,尽管创投机构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项目的并购退出前景,但在实际操作环节,由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抬高杠杆收购融资成本,以及大型金融机构鉴于未来经济衰退风险收紧资本支出,金融科技领域的并购难度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加密数字资产领域,由于比特币等主要加密数字资产价格大幅回落,金融机构对涉足这类新型业务的兴趣正迅速降温。

“目前,我们只能先向已投资的金融科技项目提供必要的过桥贷款以支撑后者维持运营,再等待合适的并购退出时机来临。”前述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若全球经济衰退周期相当漫长,他们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并购退出时机来临。

  • Tag:

相关文章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资料图为格尔木车务段正在进行焦炭装车。 李生燕 摄中新网西宁11月23日电祁增蓓 温佳 袁昌玲)23日,记者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随着寒流来袭,青藏两省区对煤炭的需
    2025-07-07
  • 英媒:“登记漏洞”让英国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当地时间20日爆料,英国政府声称要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却把大批运抵英国的俄罗斯石油登记为“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一漏洞让俄罗斯石油源源不断输入英国。今年5月,“马里纳三世”号油轮悬
    2025-07-07
  • 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本次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我代表中国银保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
    2025-07-07
  • 专家建议:研发提前 主动探索航空水运低碳化路径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在11月22日召开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学术顾问周大地在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趋势下航空和水运低碳化方向》的
    2025-07-07
  • 各国有识之士呼吁美国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美国应该专注于建立自身的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2025-07-07
  • 美国衰退风险加大:连银行都在过紧日子 人们借钱更难只能少花

    面临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前景,就连银行也开始过紧日子:收紧了对企业和家庭的贷款标准。这可能会令美国经济陷入麻烦。美联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针对信贷人员的调查,上季度,美国的一些银行已收紧大中型企业和商业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