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计划关闭数字藏品业务“幻核” 此前相关产品已停售

7月20日,相关有消息称腾讯正计划在本周关闭“幻核”业务进行。幻核对此,腾讯腾讯内部人士对记者确认了这一信息,计划目前这一消息已传达给幻核团队的关闭基层干部。截至发稿,数字售腾讯官方暂未对该消息予以回应。藏品此前产品
今年5月23日,业务已停腾讯集团内部发文,任命何毅进担任腾讯新闻业务负责人,原腾讯新闻负责人王诗沐将调任PCG社交平台与应用线,负责其带队孵化的幻核等创新业务。但在7月1日,与幻核业务有所关联的腾讯新闻App宣布暂停数字藏品的售卖服务。
幻核是腾讯推出的NFT交易系统,其联盟链底层为至信链,系腾讯联合外部生态合作伙伴发布的开放区块链平台,基于国内开源自主可控的“长安链”技术底层构建。
NFT全称Non 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NFT作为凭证可用来标记特定数字资产,数字藏品领域成为NFT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已成为艺术收藏市场、潮流圈与投资圈新宠。
需要注意的是,幻核于2022年3月22日将平台内所有NFT相关字样调整为“数字藏品”,禁止二级市场交易的规则不变。另外,幻核在软件服务层面规定:“腾讯可能会根据需要更新或调整本软件和/或本服务的内容,甚至中止、终止向您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务。上述行为不视为腾讯违约,您无权要求腾讯承担任何责任。”
截至目前,腾讯方面目前并未公示后续已购买的数字藏品将如何处理。
此前,多家互联网平台成立数字藏品平台,如阿里巴巴的鲸探,底层为蚂蚁联盟链;阿里的阿里拍卖,底层为新版链与树图链;腾讯的TME数字藏品,底层为至信链;百度的百度超级链,底层为百度超级链;京东的灵稀,底层为致臻链;网易的网易星球,底层为网易区块链。
目前NFT交易主要以用户间流转交易的二级市场为主,而非项目方主导发行市场的一级市场。目前NFT应用生态主要集中于收藏品、艺术品、游戏装备、虚拟土地、实用性NFT、金融NFT等,其中收藏品NFT为核心场景。以幻核联合腾讯动漫发行的《一人之下》主题数字藏品为例,其限量发行6000枚,单价98元,在短时间内即售罄。在此之前,NFT已经凭借与数字艺术品融合,通过不同于区块链衍生品的策略,以及余文乐、林俊杰、球星库里等人成功破圈。
DNA蜂拥而起的数字藏品“泡沫”并未能掩藏其本身存在的风险与问题。
今年4月1日,歌手周杰伦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自己所持有的NFT商品被钓鱼网站偷走,根据被盗NFT地址显示,该NFT商品经过多次转手,最终卖出约300万元的价格。今年2月,知名NFT交易平台OpenSea发生涉案数额高达170万美元的NFT失窃案。关于NFT所属交易平台的安全漏洞问题引发关注。
热潮之后,NFT市场数据与分析公司Non Fungible发布202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全球NFT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销售量、活跃钱包数量、买家和卖家数量的同时萎靡。
尽管国家对虚拟货币风险有明确规定,但对于数字藏品等虚拟资产及衍生品监管规则仍有不足。国盛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国内NFT去币化,更名“数字藏品”,法律性质与监督主体将逐渐明确。各平台未来将重点发展NFT数字产品证明功能在版权保护与资产确权领域的应用,建立数字藏品发行、销售、流通等方面规则。
国盛证券认为有望出现规范化统一管理的二级交易市场。但其中仍存在代码漏洞、政策监管等不确定风险因素,能否成为腾讯等互联网厂商新的营收增长点仍未可知。
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其他厂商平台出台的数字藏品将如何处理,还需继续观察。
相关文章
- 来源:北京商报今年以来,日元的贬值幅度超乎预期,不仅创出24年的新低,而且成为最为疲弱的发达经济体货币。但与此同时,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三方,在日本市场上也正上演着一场相互“死磕”的价格战——明知日元的2025-07-09
新股暗盘久违大涨!润歌互动暗盘暴涨34%,公司大股东持股高达7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4日晚间消息,据报道,由于技术问题,特斯拉已推迟在德国工厂生产电池的计划。业内人士称,特斯拉推迟在德国工厂生产电池,并不是因为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不是因为能源成本问题,而2025-07-09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吴晓璐 见习记者 毛艺融日前,上交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指导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优化了上证信息安全、上2025-07-09
-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前10个月,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小麦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同期,作为中国过往的进口大户,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出现暴跌,只剩下去年的零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分析2025-07-09
- 来源:环球时报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0月10日文章,原题:管理“Z世代”就像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共事随着越来越多的“Z世代”进入劳动力市场,人们可能会感觉,这些更年轻的员工与资深员工之间正在“划战线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