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健康保险关于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的风险提示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6 11:06:17

典型案例

某保险公司接到客户投诉称:“通过保险公司官微办理保单退保手续,昆仑对退保金额不满,健康要求保险公司尽快予以全额退保。保险保护

该保险公司立即对投诉信息进行详尽核实,关于发现投诉人的人金融信电话与保单登记的联系电话不一致,随即保险公司向保单登记的风险联系电话致电沟通投诉问题,投保人表示投诉电话并非本人电话,提示也并无投诉意愿。昆仑

后经客户回忆表示,健康此前曾浏览过网络上的保险保护“代理维权”链接,并在网页上填写过个人信息,关于但最终对“签订代理协议提供个人银行卡、人金融信身份证信息”和“高昂代理费”的风险内容不认可,故此作罢。提示

案例分析

近来,昆仑一些组织或个人打着“代理维权”“代理投诉”的旗号,推出所谓业务代办服务,借此收集金融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通过非法手段在未获当事人授权情形下,擅自对金融机构进行投诉,企图获取客户保单的退保利益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谋取私利。

这些非法组织或个人通常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却收取高额手续费,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正常金融经营秩序,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稳定。

风险提示

昆仑健康保险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范非法代办行为给个人信息埋下的风险隐患。

1

不随意委托他人办理金融业务,不轻易填写个人信息。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应通过监管途径或主动联系金融机构沟通问题,妥善解决纠纷。

2

选择正规途径获取金融服务。在办理金融业务前切勿轻信虚假宣传,应掌握金融服务机构的经营资质信息,同时在浏览产品购买页面时保持耐心仔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确认产品方案符合个人需求。

3

拒绝违法行为。非法代理投诉组织或个人以“代理投诉”之名,捏造事实、违背合同约定、突破法律底线,扰乱正常金融经营秩序,涉嫌寻衅滋事和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应警惕参与“非法代理投诉”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对于“非法代理投诉”一定勿轻信、勿传播,尤其应拒绝参与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

时刻保持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提供个人信息办理业务时,应在材料上列明用途,防范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挪作它用。一旦发现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应第一时间通过国家机关获取权益保护,确保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来源:昆仑健康保险公众号)

顶: 199踩: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