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保险日报: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国华人寿等5家险企被点名通报,73家寿险公司41家亏损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23:10:52

随着险企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月日寿险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数据也随之出炉。保险除天安人寿、日报华夏人寿等公司暂未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之外,偿付已有73家寿险公司披露了该报告。数据实国寿等司

据梳理,华人上述73家险企中,家险家寿有32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企被合计净利达1426.9亿元;41家亏损,点名合计亏损213.6亿元。通报其中,亏损寿险老七家(平安人寿、月日、保险太保寿险、日报、偿付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的“赚钱”能力依然较强,前三季度合计净利为1279.98亿元,占32家盈利险企总利润的89.7%。

从上市险企公开表态及非上市险企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的分析看,今年以来寿险公司受到“资负”两端的冲击。资产端,今年权益市场波动加大,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出现下行;负债端,行业保费增速趋缓,寿险公司高价值业务增速放缓,新业务增速承压。

近年来,人身险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个人代理人营销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监管部门就进一步推动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在业内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显示,监管部门拟从个人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两个层面入手完善个人营销体制。前者包括推动销售利益向直接销售人员倾斜、完善个人代理人社会保障体制等,后者则涉及压实保险机构主体责任、加强费用支出管控等。

征求意见稿从五方面提出了22条规范性意见。在个人代理人方面,征求意见稿通过优化个人代理人制度设计等方式,引导保险公司将销售利益向直接销售人员倾斜,完善代理人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个人代理人的职业获得感、幸福感。

代理人制度关系到代理人的核心利益。征求意见稿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逐步优化个人代理人各项体制机制,推动销售利益向直接销售人员倾斜,建立引导个人代理人长期服务的组织架构和晋升制度。

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近日发布关于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通报显示,诚泰财险、国华人寿、中华联合财险、珠江人寿、弘康人寿存在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

具体来看,诚泰财险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主要有四个问题。其中包括,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2017年第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诚泰财险对车险业务、部分私募基金、部分企业债等共少计提最低资本2989.67万元。具体来看,一是车险业务保费风险最低资本计算使用了错误的综合成本率特征系数,导致少计提最低资本345万元。二是违规对部分私募基金穿透计量,导致少计提最低资本691.64万元。三是部分私募基金适用的风险因子错误,导致少计提最低资本1452.59万元。四是部分企业债少计提最低资本199.6万元。五是对部分资产管理产品未按规定进行穿透,导致少计提最低资本300.84万元。

银保监会指出,上述公司的违规行为导致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不利于风险防控。各保险机构应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不断加强偿付能力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编制偿付能力报告,确保偿付能力数据真实准确,持续提升偿付能力工作质效。

顶: 86615踩: 437